中国是ABB的全球第二大市场,ABB在中国开展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的业务活动,拥有44家本地企业,近2万名员工遍布于131个城市。ABB机器人业务在中国的20个城市拥有2000余名工程师、技术专家和运营人员。自1992年以来,ABB在中国累计投资总额已超过24亿美元。

针对外界关心的全球经济衰退叠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大幅放缓背景下大手笔投资的隐忧,傅赛及ABB集团机器人及离散自动化事业部总裁安世铭(Sami Atiya)均表示,新工厂是着眼于远期目标的长线投资行为,ABB不会根据短期情况决定长期策略。“尽管市场疲软,但我们的长期计划没有变,整个新工厂的产能还是和之前计划(年产量10万台)的一样没有变。”安世铭称。
上海新工厂效果图
“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是ABB*为人所熟知的标签。ABB及其前身瑞典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布朗勃法瑞公司(BBC)曾诞生过众多重大技术,包括全球第一套三相输电系统、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第一台电动工业机器人等等,并率先将它们投入商业应用。1988年,ASEA与BBC合并组建ABB,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
ABB是*早在中国开展工业机器人本地研发和本地生产的跨国企业。其新工厂位于上海康桥,紧邻现有大型机器人工业园区,占地6.7万平方米,将采用机器学习、数字化和协作解决方案等技术,成为“全球机器人行业*进、*具柔性、自动化程度*的工厂” —— 使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ABB将该工厂描述为代表未来自动化场景的“未来工厂”。
ABB新工厂的开建发生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疲软的阴霾之下。在持续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出现拐点。汽车行业和以手机为代表的3C行业表现不佳,导致2018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3.75%),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也同比增速大幅放缓,从2017年的大幅增长30%降至仅增长1%。尽管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去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销量仍领跑全球,连续第六年位居世界首位。
根据一年前的设想,新工厂每年可为全球市场生产超过10万台机器人,该产能预期是否受到市场需求不振的冲击?
安世铭称,原计划并未改变。他同时强调,新工厂的生产规模并不是*重要的,柔性生产将使得机器人的数量、种类灵活性更强,更适应客户多元化的趋势。“产品的宽度(指机器人类型)和深度(指每种类型的不同型号)都会翻一番。”他对澎湃新闻表示,新工厂实施模块化生产,产线上不同模块的组合可生产出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这种可灵活切换的制造模式更有利于抵御部分应用行业的不景气带来的冲击,以适应多变的市场情况和技术趋势。“我们的确会受到一些来自行业的影响,比如半导体或者汽车行业。但还是有其他行业表现非常好,比如物流业市场增长非常惊人,还有食品饮料行业,也是非常稳健。”未来,中国市场95%的产品都可以在上海基地进行生产。
ABB预计,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销售额将从目前的800亿美元增长至1300亿美元。中国是其中*大的机器人市场,2017年,全球三分之一的机器人销往中国。根据国际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统计,2017年,中国每万名工人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是97台,这一指标的全球平均数是85台,位列前三的分别是韩国的机器人密度为710台/万人、新加坡659台/万人、德国322台/万人。ABB认为,大规模定制重塑生产价值链、技术工人的短缺、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发展规划都决定了,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增长潜力依然非常大。
媒体沟通会上披露的一段效果动画演示了机器人是如何在柔性产线上诞生的:高度自动化的新工厂将基于互相连接的自动化岛,而非固定的装配线,机器人能够从一个工作站移动到另一个工作站,相比传统的线性生产系统,具有更高的定制化水平和更大的灵活性。自动导引车能够及时为机器人生产提供零件,而协作技术将确保人与机器人能够近距离安全协作,使得人机优势充分结合。